把握拍摄时机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320s ISO200 焦距25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除了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,拍摄时机同样也很重要。要知道不仅光线本身会变化,光线的角度也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“移动”。最好的拍摄时机也许只有很短暂的时间,需要拍摄者准确地抓住。
尼康Z fc 光圈f/4 快门1/100s ISO320 焦距16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拍摄时机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时刻,也可以是某种特定的季节,也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日期,还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时间段。拍摄时机把握到位,同样的景物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。
著名的北京颐和园“金光穿洞”,就是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洞被夕阳照亮的景象,而出现这个景象的绝佳时间是冬至节气前后下午4点钟左右,每天持续的时间只有大概20分钟。这就是典型的光线时机,过了这二十几分钟,光线就移动了位置,就不再有“金光穿洞”的美景了。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2500s ISO100 焦距50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上面这张看起来像晚上的照片,其实是我在下午拍摄的,因为阳光刚好照射到这栋大厦顶部的四个锥形尖顶上,他们表面的金色材质反射着太阳光,比四周都要亮,呈现出熠熠生辉的效果。我拿出相机,做了减曝设置,这样一来四个黄金顶曝光正常,保留了它们金色的亮光,而周围场景则因为减曝而暗了下去,更突显了金顶。不过,随着光线的移动,尖顶不再处于太阳的直接照射中,也就不再有金色的反光,和周围建筑的亮度恢复了一致。所以,在拍摄时要抓住光线照射的恰当时机。
尼康Z fc 光圈f/14 快门0.6s ISO800 焦距16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这张照片拍摄于元宵节当晚的豫园灯会。这次灯会可以说是近六七年来,人最多的一次。几乎到处都是人,很难找到一个面前有空间的拍摄位置。于是我找到一个角度不错的地方,这里能看到头顶的灯笼、远处上海最高楼“上海中心大厦”、仿古的建筑、九曲桥的彩灯、人流以及右侧的2023的字样。我紧靠着身后的墙,双手拿着相机举过头顶,利用尼康Z fc的屏的翻转功能构图,这样可以把人流更好的拍出来。再使用了1/6的快门速度,拍出人的移动虚化效果。动静结合,冷暖光线搭配,一张元宵观灯图就有了。
摄影,不论是哪个类别,都离不开光影、影调,而对光影和影调的把握需要多观察多练习。著名的法国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系列作品《干草堆》就是以其对每天、每季不同时间的光线的敏锐观察而闻名。所有光线的变化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明暗和反差,做个有心人,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美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