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她影像她学院 > 在上海街头,寻找冬日的那束光

在上海街头,寻找冬日的那束光

色影无忌她影像
周馨
黄斌
2023-02-24

常驻上海的人应该都知道,在上海的冬天里,阳光是比较珍贵的,特别是现在2月份,阴雨天气就占了一大半。但照片还是要拍的,所以我们可以更宽泛地理解光的概念——没有太阳,但只要天亮了就有光线;到了晚上,也有夜晚的灯光;另外,还有各种反光、影子……这些都是属于光的一部分。
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2000s ISO100 焦距50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尼康Z fc 光圈f/5.6 快门1/60s ISO640 焦距38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这次拍摄我使用的是“颜值”很高的尼康Z fc微单相机,复古的外光造型顺应了现在年轻消费者追求的怀旧潮流。机身肩部有独立的快门、ISO以及曝光补偿转盘,并配备一个显示光圈值的小窗,还有独立控制拍摄、录像模式的拨杆。对于扫街来说,尼康Z fc可向手机即时传输照片的功能十分有用,只要在手机上装好App,开启自动连接,再把相机的蓝牙开启,拍摄时照片就会自动传送到手机,这样就可以随时把我们的街拍照片用来发朋友圈了。

光无处不在
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1000s ISO125 焦距32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在有太阳的时候,我们可以利用太阳光照射形成的阳面与阴面的强烈对比和反差拍照,也可以轻松拍摄逆光的剪影,又或者通过物体被太阳投射的影子和环境恰当结合。以上这些方法,都可以拍出有趣的光影照片。

尼康Z fc 光圈f/8 快门1/400s ISO100 焦距50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这张照片在拍摄时就赶上了阴天,没有我们惯常所理解的那种光线。广场的鸽子时而在上空盘旋,我四处寻找角度,发现这个位置可以把鸽群、树林和高楼一起拍进去。阴天所特有的光线让这三者都形成了半剪影的效果,一方面可以体现动物与城市的关系,一方面也有了一种水墨画的感觉。

尼康Z fc 光圈f/5 快门1/500s ISO1600 焦距23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在傍晚时分,不管是晴天还是阴天,都会有一段时间,天空将暗未暗,地面的灯光开始亮起。此时我们可以发现天空呈现出蓝色,而地面的灯光是黄色的,冷暖颜色和亮度都达到了和谐。而拍摄上面这张照片时,我还利用了前景的窗框,把灯笼和兔子灯纳入窗框中,以形成对角线构图,来提升画面的空间感。

掌握拍摄角度
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1000s ISO125 焦距50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对于摄影来说,角度是很重要的。俯拍、仰拍;顺光拍影子,逆光拍剪影;某些特殊的角度有特别的反光,某些角度让光线和周围环境形成更好的构图……这都需要拍摄者多观察、多走动、多尝试。有些画面是直接现成跳入眼前的,还有更多画面则需要先发现亮点,再通过移动位置和等待时机来获得更好的视觉效果。

尼康Z fc 光圈f/8 快门1/1250s ISO200 焦距36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在连续阴雨天后,上海终于出太阳了。偶然走过这条街,太阳把路对面房子的轮廓投射到这面围墙上,我通过移动位置,让有阳光的位置和墙后远处的上海三大高楼在同一角度。再等待一会,终于等到一位路人,他行走的位置和人影刚好是我想要的,我便马上按下了快门,得到了这张照片。
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1000s ISO100 焦距28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而在落日时分,我骑车途经小巷口被地面一道亮光所吸引,我便退了回去,移动到某个角度,正好能看到人行道的边缘反射着落日的金色余晖,形成了一道光带笔直通向天边的太阳,这时走来两位归家的人,我便用相机把她们一同纳入了这美丽的暮色中。

把握拍摄时机
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320s ISO200 焦距25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除了尝试不同的拍摄角度,拍摄时机同样也很重要。要知道不仅光线本身会变化,光线的角度也会随着地球的自转而“移动”。最好的拍摄时机也许只有很短暂的时间,需要拍摄者准确地抓住。

尼康Z fc 光圈f/4 快门1/100s ISO320 焦距16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拍摄时机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时刻,也可以是某种特定的季节,也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日期,还可以是某种特定的时间段。拍摄时机把握到位,同样的景物也能呈现出不一样的效果。

著名的北京颐和园“金光穿洞”,就是颐和园十七孔桥的桥洞被夕阳照亮的景象,而出现这个景象的绝佳时间是冬至节气前后下午4点钟左右,每天持续的时间只有大概20分钟。这就是典型的光线时机,过了这二十几分钟,光线就移动了位置,就不再有“金光穿洞”的美景了。

尼康Z fc 光圈f/6.3 快门1/2500s ISO100 焦距50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上面这张看起来像晚上的照片,其实是我在下午拍摄的,因为阳光刚好照射到这栋大厦顶部的四个锥形尖顶上,他们表面的金色材质反射着太阳光,比四周都要亮,呈现出熠熠生辉的效果。我拿出相机,做了减曝设置,这样一来四个黄金顶曝光正常,保留了它们金色的亮光,而周围场景则因为减曝而暗了下去,更突显了金顶。不过,随着光线的移动,尖顶不再处于太阳的直接照射中,也就不再有金色的反光,和周围建筑的亮度恢复了一致。所以,在拍摄时要抓住光线照射的恰当时机。

尼康Z fc 光圈f/14 快门0.6s ISO800 焦距16mm
镜头:尼克尔 Z DX 16-50mm f/3.5-6.3 VR

这张照片拍摄于元宵节当晚的豫园灯会。这次灯会可以说是近六七年来,人最多的一次。几乎到处都是人,很难找到一个面前有空间的拍摄位置。于是我找到一个角度不错的地方,这里能看到头顶的灯笼、远处上海最高楼“上海中心大厦”、仿古的建筑、九曲桥的彩灯、人流以及右侧的2023的字样。我紧靠着身后的墙,双手拿着相机举过头顶,利用尼康Z fc的屏的翻转功能构图,这样可以把人流更好的拍出来。再使用了1/6的快门速度,拍出人的移动虚化效果。动静结合,冷暖光线搭配,一张元宵观灯图就有了。

摄影,不论是哪个类别,都离不开光影、影调,而对光影和影调的把握需要多观察多练习。著名的法国印象主义画家莫奈的系列作品《干草堆》就是以其对每天、每季不同时间的光线的敏锐观察而闻名。所有光线的变化都会带来不一样的明暗和反差,做个有心人,你就会发现不一样的美。

上海(428)
街拍(254)
人文(440)
纪实(794)
冬日(16)
光线(59)
摄影(5555)
技巧(272)
分享(117)
猜你喜欢